在考慮上述問題之后就能確認選用何種類型的傳感器,然后再考慮傳感器的具體功能指標。
2、靈敏度的挑選
通常,在傳感器的線性規模內,期望傳感器的靈敏度越高越好。因為只有靈敏度高時,與被測量改變對應的輸出信號的值才比較大,有利于信號處理。但要留意的是,傳感器的靈敏度高,與被測量無關的外界噪聲也簡略混入,也會被放大體系放大,影響測量精度。因此,要求傳感器自身應具有較高的信噪比,盡員減少從外界引進的廠擾信號。
傳感器的靈敏度是有方向性的。當被測量是單向量,并且對其方向性要求較高,則應挑選其它方向靈敏度小的傳感器;假如被測量是多維向量,則要求傳感器的交叉靈敏度越小越好。
3、頻率呼應特性
傳感器的頻率呼應特性決定了被測量的頻率規模,有必要在答應頻率規模內堅持不失真的測量條件,實際上傳感器的呼應總有—定延遲,期望延遲時間越短越好。
傳感器的頻率呼應高,可測的信號頻率規模就寬,而因為受到結構特性的影響,機械體系的慣性較大,因有頻率低的傳感器可測信號的頻率較低。
在動態測量中,應根據信號的特色(穩態、瞬態、隨機等)呼應特性,以免發生過火的差錯。
4、線性規模
傳感器的線形規模是指輸出與輸入成正比的規模。以理論上講,在此規模內,靈敏度堅持定值。傳感器的線性規模越寬,則其量程越大,并且能確保必定的測量精度。在挑選傳感器時,當傳感器的種類確認今后首要要看其量程是否滿意要求。
但實際上,任何傳感器都不能確??隙ǖ木€性,其線性度也是相對的。當所要求測量精度比較低時,在必定的規模內,可將非線性差錯較小的傳感器近似看作線性的,這會給測量帶來極大的方便。
5、穩定性
傳感器運用一段時間后,其功能堅持不改變的能力稱為穩定性。影響傳感器長時間穩定性的要素除傳感器自身結構外,主要是傳感器的運用環境。因此,要使傳感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傳感器有必要要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6、精度
精度是傳感器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指標,它是關系到整個測量體系測量精度的一個重要環節。傳感器的精度越高,其價格越貴重,因此,傳感器的精度只要滿意整個測量體系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用選得過高。這樣就可以在滿意同一測量意圖的諸多傳感器中挑選比較便宜和簡略的傳感器。
假如測量意圖是定性分析的,選用重復精度高的傳感器即可,不宜選用肯定量值精度高的;假如是為了定量分析,有必要取得精 確的測量值,就需選用精度等級能滿意要求的傳感器。
對某些特別運用場合,無法選到合適的傳感器,則需自行設計制作傳感器。自制傳感器的功能應滿意運用要求。
聯系人:
騰躍先生 18033424090
麥小姐 13342964007
肖先生 15018538692
地 址: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道南光社區南山大道1124號南油第四工業區4棟6層603-8
服務熱線:
肖先生 15018538692
騰躍先生 18033424090
麥小姐 13342964007